点击可查看包含对应元素的相关产品信息

科泰新材料可提供“元索周期表”近乎全元素(除放射性元素外)的任意组合材料定制,
部分产品未及时更新,特殊定制需求请咨询客服。

新闻资讯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靶材科普

高性能碳化硅陶瓷靶材: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的未来需求

发布时间:2025-04-16      文章分类:靶材科普      浏览量:1087  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

SIC 陶瓷靶材应用.jpg

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压化、高效化、轻量化方向加速演进,碳化硅(SiC)陶瓷靶材凭借其独特的材料特性与工艺优势,正成为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的核心基础材料。本文从技术特性、应用场景、市场趋势及产业挑战等多维度,探讨碳化硅靶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未来需求潜力。

一、技术突破:碳化硅陶瓷靶材的性能优势
碳化硅陶瓷靶材通过高温烧结工艺形成致密陶瓷结构,兼具高硬度、高导热率、高化学稳定性及宽禁带特性,其关键性能参数远超传统硅基材料:

  1. 高压高频特性:禁带宽度达3.26 eV(硅的3倍),击穿电场强度是硅的10倍,适用于800V以上高压平台,显著降低功率器件导通损耗;

  2. 高温耐受性:热导率较硅提升4-5倍,工作温度上限突破200℃,简化散热设计,提升系统可靠性;

  3. 薄膜沉积适配性:在磁控溅射、化学气相沉积(CVD)等工艺中,碳化硅靶材可稳定沉积高纯度薄膜,满足半导体器件对表面防护与功能层的高要求。

DM_20250416162037_001.jpg

二、新能源汽车场景:碳化硅靶材的深度应用

  1. 功率半导体核心组件
    碳化硅靶材制备的MOSFET、IGBT等功率器件,是驱动电机、车载充电器(OBC)、DC/DC转换器等高功率模块的核心。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采用碳化硅逆变器,实现电能转换效率提升3%-5%,续航里程延长5%-10%。

  2. 充电基础设施升级
    800V高压快充系统对器件耐压与散热提出更高要求,碳化硅器件通过降低开关损耗、缩小系统体积,助力充电桩功率密度提升。据测算,采用碳化硅模块的60kW充电桩较硅基方案体积可缩小30%。

  3. 热管理优化
    碳化硅陶瓷靶材的高导热特性,使其在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传感器、导热衬板等部件中发挥关键作用,提升电池组温度一致性,延长电池寿命。

v2-7147c98eac6951e8e6e5897dffd80a1d_720w.jpg

三、市场需求驱动:多因素共振下的增长预期

  1. 政策与技术标准推动
    多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“双碳”目标加速碳化硅渗透,国内车规级碳化硅器件已通过AEC-Q101认证,技术成熟度持续提升。

  2. 成本与效率平衡
    尽管碳化硅器件初期成本高于硅基方案,但其在全生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能耗、减少散热系统重量、延长部件寿命,实现综合成本优势。预计2025年车用碳化硅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美元。

  3. 产能布局加速
    主要厂商如Wolfspeed、江西科泰等加速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线建设,国产衬底良率与产能快速提升,为下游应用提供基础保障。

四、挑战与应对:产业协同深化

  1. 技术迭代壁垒
    需突破8英寸衬底良率瓶颈、外延层缺陷控制及晶圆加工精度,同时开发适配碳化硅的封装与驱动技术。

  2. 供应链自主化
    我国在衬底环节已具备竞争力,但器件设计、模块封装等环节仍需加强产业链协同,推动国产替代进程。

  3. 标准体系完善
    建立统一的碳化硅器件可靠性测试与失效分析标准,提升车企与供应链的信任度。



结语

碳化硅陶瓷靶材作为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升级的关键材料,其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将持续驱动产业变革。随着高压平台车型普及、充电基础设施升级及供应链自主化推进,碳化硅靶材需求有望在未来5年保持30%以上复合增长率,成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的重要支撑。

所有图片仅用于技术原理说明及行业趋势分析,不构成对特定企业、产品或技术的推广或评价。

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涉及版权信息,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。